香港身份證

香港首張身份證在1949年發出,自當時起,身份證號碼都沿用「1+6+1」編制,即代表1個英文字母+6個數字+1個括弧數字或英文字母。70年代之前,身份證號碼上的英文字頭是以身份證簽發地區而劃定的,持卡人如果在港島區獲發身份證,身份證號碼字首會是A、D和H,在九龍區簽發的是B、E和G,在新界區簽發的則是C,而外籍人士的身份證號碼就以X開首。於70年代,政府將所有新簽發身份證的開首英文字母改為K和P,直到1980年代起統一身分證號碼與出世紙編號,號碼即跳到Z字頭,再逆向使用剩餘的英文字母,例如在88年中後期到98年中後期在港出生的人就會用上Y。
其餘特殊開首字母包括﹕
P:80 年起不是於香港出生的人 
V:90 年代起不是於香港出生的人
W:來香港工作的人
R:一般是在香港暫居的內地或外國人
注意!並不是所有英文字母都會用到的,容易混淆的字母如O及N則被棄用了,最後一個剩餘字母M已於2011年開始使用,預計7年內傳統身份證號碼的組合就會用完,屆時可能會採用雙英文字頭身份證號碼。

之前小妹一直不明白,身份證號碼括號內的數字究竟有何用?因為有時候填寫個人資料,不用提供括號內的數字,感覺上這個括號內的數子好像可有可無。但之後發現原來這個數字是身份證的驗證碼,是可計算出來的,目的是為了讓官方確認身份證的真偽。
括號內數字的算式:
英文字母轉為數值的規律:
A=1, B=2, C=3, ......Y=25, Z=26

身份證有7個位,第1個位 x8;第2個位 x7;第3個位 x6;......最後第7個位 x2

依上述身份證的例子:
1x8 + 1x7 + 2x6 + 3x5 + 4x4 + 5x3 + 6x2 = 85

85要加上3才能被11整除,故該身份證最後括號內的驗證碼是:3

即該身份證的號碼是:A123456 (3);如果要加上 10 才能被整除的話,那括號內的數字就是 A 了,此算式萬試萬靈,不信的可試試計算啊!


文: CC

Comments